金融工程基础实战之利率互换
金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或許有一些人認為金融就是套利,是依附在實體經濟上的寄生蟲,沒有任何價值?,F實在也有太多的金融故事,誘惑、欲望、貪婪、悲傷、絕望、勾心斗角、爾虞我詐,往往也是電視劇、電影中關于金融永恒不變的戲劇主題。往往把金融給人呈現的太戲劇化了。其實,真正的金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之一就是提高了“錢”的流轉速度,提高了社會運行效率,就像是水電煤一樣基礎。
正如同之前的一個故事:“游人到小鎮住旅館,拿1千元給店主挑個房間。他上樓時,店主拿1千元給屠夫支付了欠的肉錢,屠夫去養牛人那還了牛錢,養牛的還了飼料款,飼料商去付清司機工資,司機趕緊去旅館還了房錢。1千元回到店主手里,這時游客下樓說房間不好,拿錢走了,誰也沒有任何損失,但全鎮債務都還清了?!?span>
如果把這個故事案例擴展,由一個鎮擴展到一個市,擴展到一個地區,參與的人,資金流轉邏輯變得再復雜一些,我們就需要有一種“套路”,形成一種體系化的方法,這個方法,其實就是金融工程。金融工程的學術定義,網上書上有很多,這里就不多講了。市面上學術的東西很多,但對于沒有專業背景人大多數人來說,閱讀起來,面對著一大堆一大堆的數學公式、工程模型來理解的話,未免有些乏味。所以,突然有一種為大家金融工程基本文主要是以大家都更加容易理解方法,來同大家分享一些金融工程的基礎知識,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有用的金融工程方式以及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思路。
現在沒有想好更優美的題目,暫且就叫金融工程基礎實戰系列吧。實戰,就是更多的可以派得上用場,從現實出發,學以致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金融工程基礎實戰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主要分享利率互換有關知識。
金融既然要談到工程,就肯定要利用到工具,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就像土木工程、軟件工程,一定是有一個體系的。既然是工程,就肯定要解決實際問題,另外,既然是工程,做工程嘛,肯定也是要賺錢的。其實是一個互惠互利的過程。那什么又是互換呢?大白話講,就是交換嘛,把我的給你,把你的給我,滿足各自的需求。金融工程中的互換,有很多種,有利率互換、貨幣互換、股權互換、商品互換,還有信用違約互換,也就是大家常說的CDS(Credit Default Swap),金融工程中常見的金融衍生品。
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互換中的利率互換。我們以實際案例來看一下,金融工程中的利率互換是如何給企業帶來利益的。
現在有兩家企業,簡單點,我們就起名叫A公司和B公司。
A公司的實力雄厚、知名度高,現在有一筆很不錯的買賣,這筆買賣經過測算,可以獲得固定20%的收益,但自己資金不夠,需要到銀行借款1個億。銀行給出的利率是:固定利率是5%,浮動利率以“央行發布的浮動基本利率”(以下簡稱L)。A公司預計銀行會降息,所以計劃以浮動利率貸款。
B公司也有一個項目,需要和銀行貸款1個億,但B公司實力和知名度上,和A公司比差點。所以銀行給B公司的貸款利率是:固定利率是7%,浮動利率是L+1%。B公司的項目收益,不是很確定,因此,B公司計劃用固定利率進行貸款。
列一張表,便于大家理解。
|
A公司 |
B公司 |
固定利率 |
5% |
7% |
浮動利率 |
L |
L+1% |
如果A公司以浮動利率L向銀行貸款,B公司以固定利率7%向銀行貸款,A、B兩家公司需要支付給銀行的總費用為:L+7%。
現在有一家金融咨詢C公司,有一款利率互換的金融工程產品。結合公司A和公司B的實際情況,以A、B兩家的貸款利率進行互換,但要從中收取0.1%的服務費。
C公司負責A、B兩家公司簽訂利率互換協議,約定B公司L+1%,由A公司支付,由A公司的固定利率5%由B公司支付。
A和B兩家公司利率互換后,B公司原來向銀行支付的7%的利率,就變成了:5%+0.1%(支付給C公司的金融服務費),A公司原來向銀行支付的L利率,就變成了L+1%+0.1%(支付給C公司的金融服務費)。A和B兩家公司總的費用支出是:L+6.2%。相比之前A、B兩家公司需要支付給銀行的總費用為:L+7%,少了(L+7%)-(L+6.2%)=0.8%。節省下來0.8%費用,A、B兩家公司平分,每家公司得0.4%。
這樣,我們可以得出:
(1)A公司實際支付的費用為:L-0.4%+0.1%(支付給C公司的金融服務費)=L-0.3%。比之前L的費用節省了 L-(L-0.3%) =0.3%。1個億的話,節省了30萬元。
(2)B公司實際支付的費用為:7%-0.4%+0.1%(支付給C公司的金融服務費)=6.7%。比之前7%的費用節省了7%-6.7%=0.3%。1個億的話,也是節省了30萬元。
(3)而C公司從中獲利為:20萬元。
我們發現,如果C公司如果把服務費提高至0.5%,那A和B兩家公司一共需要支出的費用是L+7%,那這款產品就沒有競爭力了。和不互換需要支出的總費用是一樣的。所以在區間獲得的動態調整,是可以用工程來進行描述的。金融公司嘛,如果有渠道,僅是設計這么一款成熟的工程產品,有多少家可以匹配的公司,進行匹配就OK了,工程的好處就是形成體系之后,一切按流程操作,需要的人力不多。金融,大家都知道的,設計一個工程,投入是一定的,算是一個分子,如果分母夠大,這些投入基本可以忽略不計,邊際成本幾乎可以為零,而只要渠道和體量足夠大,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時間不早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下一期打算和大家分享一下貨幣互換,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一下互換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