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句话搞懂当今最新社交礼仪
每個人的成功,身邊都或多或少離不開貴人的相助。那么有的人會有疑惑,為什么別人就會有貴人相助,而自己卻總沒有貴人相助,導致現(xiàn)在自已還是沒什么起色。其實每個人身邊都是有貴人的,只不過可能你的某些做法或反應,把貴人給氣跑了。
人與人之間交往有很多準則,即便是兩個人的關系非常好,如果不注意的話,稍有不慎,就會形同陌路。而社交禮儀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最最基礎的禮儀,很多禮儀其實小時候父母也教過一些(包括現(xiàn)在看來也是如此,例如在一些公共場合,看到有的小孩某些地方很不得體,大家會覺得這個小孩缺乏家教,那說明就是一些公共場合的禮儀,父母沒有教育好),上學、工作大家多多少少也接觸到一些,一些基礎的禮儀就不在這里多講了。
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人們使用網(wǎng)絡工具的不斷增多,很多新時代的社交禮儀大家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否則,就會給別人一種很不好的影響,影響個人的發(fā)展。
筆者從網(wǎng)上整理了一些和大家日常比較密切的一些場景的禮儀,供大家參考。如果有不完善的地方,歡迎大家溝通補充。
1.先說第一個,”呵呵“在聊天中是比較忌諱的,以前的”呵呵“可能代表很搞笑。而現(xiàn)在的”呵呵“,給人的反饋是,認為對方說的話是SB。
2.以前表示很贊同對方的意見,只需要打“哈哈”就可以了,而現(xiàn)在,“哈哈”跟“滾”的意思差不多,“哈哈哈”是“好無聊”,“哈哈哈哈”代表“敷衍笑一下”。
3..同樣,如果和對方聊天,如果你回復“嗯”或者“哦”,那基本就要關掉對話框了,但如果是“嗯嗯”或“哦哦”,給別人的就感覺就,還會想跟你聊天。以下幾種語言的用法效果:
嗷嗷=噢噢>哦哦>哦。
嗯嗯>恩恩>嗯。
行嘛>行>行吧。
好嘛>好嗎>好么。
4.如果和對方聊天,對方回復”我去吃飯了”或是“我去洗澡了“,表明雙方聊天的話題聊的差不多了。
5.去做客,別人用一種特別不咸不淡不痛不癢的語氣問你要不要留下來吃晚餐,就暗示:我們要吃飯啦,你是不是該走了?因為對方如果真的想留你吃晚餐,是絕不會用這個語氣邀請的。
6.不要一見面就要求加微信行,更不要看著對方通過自己的好友請求。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多見的是,有一個工作群,大家很多人都沒見過,在一個群里聊工作,就直接加好友。工作的事情,可以先在工作群里的聊,如果大家比較熟悉了,可以再請求加好友。包括有些工作群不光有本公司,還有其他公司的,也是同樣的處理方法。記住不要一上來不管熟悉不熟悉就加好友。
7.主動加別人的微信,要主動自報家門。除非在加微信前已經(jīng)彼此非常熟悉。
8.如果想發(fā)照片或者是心情狀態(tài),不要全平臺同步更新。因為如果QQ、微博、人人、微信等,一般都有你的好友,你更新一處,好友就看到了,如果全部更新,好友要看多遍,給人一種很無語的感覺。
9.朋友圈有共同好友的情況下,有多條評論,只要回復了一條,其他都應該要回復。如果不想一一回復,來個總結式全部回復,也比不回復好。
10.別人給你電話、微信或是短信,看到了,能回復一定要第一時間回復。不論是朋友間,還是工作當中。不要別人給你發(fā)消息,你像個死人一樣沒個反饋,如果真不想回復,還不如干脆把別人刪了。反正兩種結果都是一樣的。如果別人就是提的非常過分的要求,你可以假裝沒看見,不過,結果同上兩種還是一樣的。如果是工作或是朋友間的消息,一定要第一時間回復,及時回復別人的消息,很容易提升好感度。不僅是工作中,談戀愛中,交友中都適用。同樣,在沒有回別人微信前最好不要發(fā)朋友圈。
11.給別人打電話兩次沒接就不要打第三次,對方看到自然會回復。除非是特別特別特別重要的事情。
12.和別人聊天時,不要直接問”在嗎?有空嗎?忙嗎?睡了嗎?“等等。有事直接說事。例如:如果是男生同女生聊天,想約她出來,就直接問約她有沒有時間,時間地點做什么,好讓對方做決定約不約。如果是談工作,更要直接,直接說工作內(nèi)容。千萬不要問了一句”在嗎“,然后過了一會對方回復”什么事“,你說沒事了。友盡。
13.微信有語音聊天功能,這和打電話是一樣,不要突然發(fā)過來邀請,要提前問一下別人方不方便,是不是有WiFi。對方按了拒絕就代表不方便,不要再發(fā)了。同樣,不要給對方發(fā)一大堆語音。一般想發(fā)語音前,盡量先問一句對方,方便發(fā)語音嗎?萬一對方不方便聽語音呢。不過有一點,不打招呼就發(fā)語音是社交地位的象征,除非你是領導。
14.不要在別人發(fā)的朋友圈底下和另一個人聊天聊好幾屏。真要有事,可以單聊。
15.和別人當面聊天的時候,千萬不要抖腿,轉筆等,以及時不時的看手機。同樣,朋友或是工作吃飯的時候,也不要電話接個不停,手機玩?zhèn)€不停。真要忙,就去忙吧,不用來吃飯了。
16.辦公室和別人說話時不要盯著人家電腦屏幕看,最好側身交談。同樣,別人在辦公的時候,你不要一下湊到別人電腦前,還看著對方的屏幕,和對方談對方電腦屏幕中的內(nèi)容。
17.單身狗,考研狗,加班狗…都是自嘲,只能用于自己,不宜用于別人。即便是很要好的朋友,自嘲可以,互損的話,盡量少用。因為你不知道哪個不合適點就會使雙方友盡。
18.盡量不要借對方的手機用。如果對方給你看他相冊中某張照片,你看看就可以了,不要左右亂點。
19.不要盜圖。如果對方朋友圈發(fā)了不錯的照片,你如果特別想用,至少要提前和對方打個招呼。
20.如果對方和你當面聊天,你正在戴著耳機聽音樂,表達對別人的尊重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摘下耳機,兩邊的那種。摘下耳機是新世紀的脫帽禮。不過,如果對方正在戴著耳機,你千萬不要沒有其他示意或提醒下就直接摘下別人耳機,這和行為給人的感覺不亞于脫對方衣服。
21.同樣,不論在公司,還是在公共場合,不要開著揚聲器放你認為好聽的音樂。在公司有一種情況,可以這么做,就是公司就是你開的。
22.排隊的時候,就算人再多,也不要用身體緊貼著前面的人。例如在公司食堂打飯排隊,學校打飯排隊。同樣,人與人面對面聊天時,也要保持最起碼的安全距離。
23.如果你的朋友圈里朋友比較多,盡量不要使用”朋友圈僅三天可見“,這樣話,還不如把大家都刪了算了。如果是微信工作間的關系的人比較多,不想讓對方看到,那還不如干脆加的時候就不要讓對方看你的朋友圈。僅是工作關系。上種方法其實也不建議使用。朋友圈又沒什么大不了的內(nèi)容,對方也不一定感興趣,僅三天可見,的確有點多慮了。
24.不論是發(fā)郵件,還是聊天,標點符號的用法要注意。不要隨便使用感嘆號!如果是比較輕松的內(nèi)容,一句主的末尾盡量不要加句號。句號顯得生硬,可以選擇用波折號”~“、表情來代替。波折號”~“偶爾一句話加一個還可以,不要用太多。省略號也盡量少用,給人一種不干脆的感覺。同樣,發(fā)郵件時,盡量少用紅色字體,即便是你想強調(diào)重要性。給人的名字標紅,更是非常忌諱的。
25.互發(fā)表情包幾個回合,就代表聊天即將尷尬又不失禮貌地終止。
26.不要隨意給對方發(fā)小視頻。
27.遇到別人朋友圈轉發(fā)或者迷戀的東西,除非涉及道德底線,否則再不喜歡也不要隨意評判。
28.不論是在公司還是在任何公共場合,都不要大聲地講電話,即便是你想做秀給領導看,讓你領導聽見你在工作,更不要在電話里發(fā)火,即便是談工作。你自己感覺是工作很負責,其實給別人的感覺是你做事方法不對。發(fā)火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是真能解決部,大家都發(fā)火好了,誰脾氣大,誰就解決問題的能力越好?明顯不是。
29.和朋友、同事或是領導出去吃飯,一定要分清主次,如果不是你請客,就要低調(diào)一些,你是配角,就要做好配角的樣子。你可以不主動敬酒,但別人敬酒除非特殊情況,盡量不要不喝,如果真的特殊情況,干脆提前說明,不要參加飯局最好。
30.在工作場所,不要談論任何有八卦相關的話題。也不要談論和工作無關的任何話題。
31.不論是朋友、同事間的聊天,不要談論和工資相關的話題,不要打探對方的工資。這是隱私。因為,你拿多少,他拿多少,你們之間都彼此無關。不會因為他拿的多,就會來資助你。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32.朋友間吃飯盡量不要AA,如果你請客了,也不要求回報,計較太多的話,就不如不請。朋友間可以互請,但不要一毛不拔。
33.約別人吃飯,盡量提前一個星期。
34.不要總是說”下次找個時間一起吃飯“,雖然是客套話,那真要想請,直接就和對方約時間。
35.上自動扶梯,如果是左行右立,大家在左面都在走向樓梯,你就不要像死人一樣站在那,擋住后面人的路。
36.乘坐地鐵,人比較多的時候,你又站在門口,門開時,要主動下來,讓出出口,讓后面人下車,然后你再上車,也不要像死人一樣擋在門口。
37.如果別人給你點了贊,要在適合的機會,給對方點贊,禮尚往來,不要像個死人一樣。
38.不要在朋友圈中總賣東西。除非你是以這個謀生的。
39.不要在朋友圈中總是發(fā)工作東西,即便是你朋友圈里有你領導,想做秀給領導看。大家都懂的。
==============
現(xiàn)實中,大家都有約定俗成的交往規(guī)范。如果大家有補充,歡迎發(fā)信息至微信公眾號:jjyc2014。
謝謝大家!